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谁发明的,中国第一枚邮票是谁发明的

[复制链接]
查看306 | 回复0 | 2019-12-29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人们路途遥远,又没有通讯工具,所以就只能依靠邮寄信件来与对方沟通交流。那么,自然也就少不了邮票,你知道第一枚邮票是谁发明的吗?接下来为你揭秘第一枚邮票是谁发明的。

1、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谁发明的

英国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批邮票。这批邮票的发明者是英国人罗兰希尔,邮票的票面是黑色的,上面印着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浮雕像,每枚面值1便士,人们称它为黑便士邮票。后来人们把这一天称为邮票诞生日。






那还是1836年的一个夏天,英国的一位教师罗兰希尔先生正在伦敦郊外的一个村庄避暑。一天,他正在散步,忽然从后面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一位邮递员,正骑着马送信呢。只见邮递员来到一所简陋的农舍前,高声喊道:请问爱丽丝小姐在家吗?有您的信。这时,从屋里出来一位姑娘,邮递员便将一封信交到姑娘手里,说:爱丽丝小姐,请您付五先令邮费。






可是,那位叫爱丽丝的姑娘只看了一眼信封,便将信还给了邮递员:对不起,先生,我没钱付邮费,这信我不能收,请您把信退回去吧。这可不行,国家规定,信件必须由收信人付邮费。信我已经送到了,您怎么能不付邮费呢?可我实在没钱,怎么办?






罗兰希尔也没弄清究竟是怎么回事,见他们争执起来,便过去劝解,等问明白是为了付邮费的事,他便摆出一副绅士风度来:这钱我替这位小姐付了!说着,他付给邮递员五先令,然后从邮递员手里接过那封信,再递给姑娘:小姐,现在你可以看信了。谁知姑娘却说:谢谢您!先生,信我不用看了,我已经知道信的内容了。罗兰希尔被弄糊涂了:你连信都没拆开,怎么知道里面的内容?






哦,先生,是这么回事,我事先和外出的亲人约好,如果他在外面一切平安,便在信封上画一个圆圈,我只要看一眼信封便知道了,刚才我已经看见信封上有一个大大的圆圈了。你这可是欺骗行为呀,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我们家很穷,可邮费又太贵!实在没办法,才这么做的。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您替我付了邮费。罗兰希尔听了,心里十分同情,他深深地叹了口气,默默地走开了。






当时,寄一封信的邮费需要五先令,可别小瞧这五先令,那可相当于当时一个工人辛辛苦苦劳动一天的工资啊。后来,罗兰希尔向政府建议,发行一种价格便宜的邮资凭证,由寄信人购买后,贴在信封上,这样就不用收信人付邮费了。






英国政府采纳了罗兰希尔的建议,于1840年5月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价格只有一便士,由于是用黑色油墨印的,后人便将它命名为黑便士邮票。于是,只要贴上这一便士邮票,便可以寄一封信了,十二便士才为一先令呢,比原来便宜多了。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诞生的故事,罗兰希尔也因此被人们誉为邮票之父。

2、中国第一枚邮票是谁发明的

号称中华第一邮的大龙邮票诞生于1878年,它是由清政府发行的第一套邮票。但早在大龙出生的13年前,大清国的土地上就已经出现了上面这种邮票,而它的发行者却不是清朝府,而仍然是英国人。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英帝国用洋枪大炮轰开了自以为天下老大的大清国门,窝囊无能的清政府被迫同帝国主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上海、汉口、烟台等一批大中城市也相继开放为通商口岸,即商埠。于是洋人们凭借他们的特权,争相在商埠设立各自的行政机构工部局,并下设书信馆,负责邮件传递。






显然,这些书信馆实际上就是殖民者在我国境内擅自开办的地方邮局。而由外国殖民者发行的邮票就叫做商埠邮票,也叫客邮。






可能是当年发行黑便士邮票让英国人发了大财,1863年英国人最早在租借地开办了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并在两年后率先发行了上海工部局大龙邮票,也就是人们经常戏言的伪大龙邮票。当然,这里的伪可不是伪造的伪,而只是说它的出身不如真正清朝大龙邮票来的正统而已。






此后,汉口、九江、镇江、芜湖、南京、威海卫等地的书信馆也陆续印制了商埠邮票。直到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实在看不下去了,正式开办了国家邮政,商埠邮票才被叫停。






仔细看看英国人印制的大龙邮票,美术功底实在不敢恭维。画的是龙不龙,虫不虫。与其说是条大龙,倒 更像一条肥硕的毛毛虫。显然,初来乍到的洋人还没有把中国龙的精髓吃透。但不管怎么说,这枚邮票毕竟是中国这片土地上出现的第一枚邮票。如今,这些由洋人发行,但却充斥着典型中国元素的商埠邮票已是当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生动的历史记载了。





上一篇:我国最早的佛寺是什么,究竟是白马寺还是浮屠祠
下一篇:邮票的发明者是谁,邮票是怎么来的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