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为了孩子教育, 40岁“高龄”移民加拿大: 真实的北美教育, 不吐不快 ![7P]

[复制链接]
查看258 | 回复0 | 2020-11-22 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蓝橡树
2020-09-30 07:28  

图文无关
七年前,抱着给孩子“快乐教育”,轻松进名校的想法,本文作者移民去往加拿大。七年过去了,传说中的“快乐教育”教育并没有实现,进名校也一点都不轻松。
七年间,跨国求学背后所走过的弯路、误信的传言, 一路摸爬滚打,各种酸甜苦辣。其中一些经验之谈,希望带给大家更客观的角度。
作者:佐撰。自由撰稿人,终身学习者,儿童教育和阅读推广人;在加拿大和中国大陆两地生活,了解中西方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曾就职世界500强高级IT经理,跨国银行数据分析师;已出版短篇小说集《她的别样生活》。
........................................
七年前,我带着刚从北大附小毕业的“没头脑”同学,不远万里定居多伦多接受加拿大公立学校教育。如今,“没头脑”同学已经是多伦多大学的大二学生,终算“鸡娃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了。
“没头脑”同学在整个小学阶段都属于比上稍不足比下颇有余的中等偏上生。那时我们听说很多北美快乐教育的故事,耳闻不少中国学渣转身变学霸的传奇。当年我“铤而走险”以四十几岁“高龄”技术移民加拿大,很大的原因是为了“没头脑”同学的教育,多少有点“屌丝逆袭”的幻想。
现实当然没有那么的魔幻。两国的教育体制差别悬殊,同时各有利弊。 从表面形式上,中加教育有两大不同点:学制和课程设置;而内在本质上,则是自主性和价值多样性的不同。
7年过去,一路摸爬滚打,各种酸甜苦辣。其中一些经验之谈,希望带给大家更客观的角度。
中加学制大有区别,
全A都未必能上大学
中国的基础教育是6-3-3学制(有些地方是5-4-3),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而其中小学和初中是义务教育范畴。因此,国内的高中分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职业高中面向的是毕业即就业的学生群体,普通高中则是希望毕业后能继续求学的学生群体。
我所在的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基础教育是8-4学制,即小学八年,高中四年,全部为义务教育。
公校的高中,即使是同一门课,教学内容也会分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Locally-Developed)相当于国内的职高,后两个等级相当于国内的普高。

这样的好处是孩子们之间没有特别差异,而且如果原本想读“职高”的孩子突然决定上“普高”是很容易的,只需要修一下“补差”的课程就行了。
但不了解情况的人却可能被坑。这里华人移民中流传的一个故事:孩子在高中一直稳拿A ,家长喜不自胜,以为学渣变学霸的传奇果然在自家上演,直到毕业申请大学才发现,孩子四年选的都是难度最低级别的课程,再多A 也申请不了大学,连专科都申请不到。
选课是门技术活:
一步错,步步错
在国内,高中课程基本由学校确定、学生自主的选修课很有限,学生拿到学校统一发放的课表,背上书包就去上课了。
而加拿大每所普通公立高中都提供大量课程。以“没头脑”就读的高中为例,共有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史地、社科人文、商务财务、科技及工程、表演戏剧、音乐舞蹈、美术艺术等二十几个大类上百门课程,基本上跟大学的课程很相似了。
这么多的课程,光看课程简介就花了几天时间。这些课程里,既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学生要根据教育部要求的必修内容以及个人意愿选定每学年想学的课程,在规定的时间里提交选课申请,再由学校统一安排,最终确定每个学生的课表。有时,学生所选的课程太热门,还存在没抢上课的可能。

选课是一个非常耗时,且需要谨慎计划的过程。
首先,很多课程之间有依赖关系,比如某门计算机课程需要九年级数学成绩,那么,想选这门课,就得先学完九年级数学才行。
更要紧的是,加拿大是发达国家里唯一的没有大学统一入学考试(类似中国高考和美国SAT)的国家。申请大学,全靠学生的高中平时成绩。
申请不同专业,要求不同课程的成绩。比如想申请商科专业,就必须在高中有商科课程的成绩;想申请医学专业,就必须有生物、科学课程的成绩。
以“没头脑”的教训为例,他最初选定的方向是计算机软件,于是从十年级开始就放弃了所有社科人文类的课程,尤其放弃了化学,专攻数学、科学和计算机。结果到十一年级时,他突然对计算机硬件和工程专业发生了兴趣,再一看,大学这个专业需要十一年级的化学成绩,于是临时调整全部十一、十二年级选课,为化学课腾出空档。
当时是手忙脚乱,鸡飞狗跳,天昏地暗。

没头脑的浓浓IT理工风选课表
加拿大中学教育的精髓: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
研究选课系统并尝试各种选课组合,加上“没头脑”四年高中的多次掉坑爬坑的经验,我慢慢参悟了这种复杂的选课机制玄机:以终为始的自主人生规划。
在中式教育中,高中生在家长学校的眼里往往还是不能自理的孩子,人生规划只存在于父母的脑子里。但在加拿大教育中,高中生已经被社会视为很独立的人了 ‍ ,要为自 ‍ 己来负责。
在选课阶段,加拿大学校老师反复强调的一件事就是: 先想好自己未来要做什么,再开始选课。很明显,越早确定未来职业方向,选课机制对学业就越有帮助,越晚决定则越被动,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除了选课机制,加拿大高中在方方面面都在强调和推动学生的自主性。我所在的省规定,十六岁以上的学生如果愿意可以跟学校要求成绩单保密,只发给学生本人,不能交给学生家长。
最近国内非常火的十四岁孩子被老师叫家长后因家长的过激反应而跳楼事件,如果换在加拿大,首先叫家长这一步就不可能发生。因为孩子学习成绩波动、淘气调皮、旷课逃学、早恋等等而叫家长这类事,在加拿大通通不存在。
学生被视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有不当 行为老师会直接跟学生沟通。除非人命关天或者严重 违反校纪,学校都不会主动向家长打小报告。当然,如果家长主动要求跟老师了解情况,老师会很高兴地配合。
九年级时,“没头脑”同学英语学习出现困难,我当时工作忙也的确疏忽了,直到他拿回来六十分的期末成绩单才反应过来。他虽然算不上顶尖的好学生,但好歹成绩常年都是A,但主科英语掉到60分,他的老师仍然没有找过我。十年级时,我主动跟他的英语老师要求每月会面,沟通他的学习情况,老师也欣然安排了时间。
学校教育对学生自主性的追求好处很明显,在青春期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和对自己负责的意识,为成人为好准备。但如果家长跟孩子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又对学校的教学生活不很熟悉的话,孩子在校生活就很可能完全处于失控状态。
加拿大教育的多样价值观,
但未必对所有人都是好事
虽然这些年国内的教育有了很大变化,“没头脑”的小学同学有一些在北大附中、清华附中,课外活动的多样性和加拿大高中相差不大。但总体来说,国内教育取向仍然是单一的:只要成绩好,就“一俊遮百丑”了。
而在加拿大, 光成绩好的书呆子,处于校园鄙视链的最下端。“没头脑”的高中有几十课外活动小组或俱乐部,每个人如果除了学习之外没一、两种拿得出手的爱好在同学中是抬不起头的。俱乐部活跃份子、体育“明星”、艺术“大神”比单纯的A 生更受欢迎。
在加拿大,没有统一标准只能全面出击。“没头脑”同学在国内学过几天羽毛球,属于纯打酱油健身性质的。到了加拿大,却变成半专业,无论学业多忙,每周起码十小时的训练和比赛,外加每周两小时的社区义工,和几个小时的学校俱乐部时间,其实日常压力也是蛮大的。

“没头脑”同学在省联赛比赛中
在价值观的讨论上,我并不认为加拿大的学校教育就强于国内, 多样性的确有其优势,但同样会造就“华而不实、虚头巴脑”的人。
国内的教育再不济也是“刻鹄不成尚类鹜”,而加拿大的教育如果不济就成了“画虎不成反类狗”。但这种价值观的差异,确定是想要考虑北美教育的家长需要重视的。
北美快乐教育的真相:
既不轻松,也不快乐
那么,加拿大高中跟国内高中有什么相同的吗?有的。
最初选择移民加拿大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得不说,多少也是听信了国外轻松快乐教育的“谣言”。现实情况是:小学阶段的确轻松快乐,但到了高中,既不轻松,也不快乐。在加拿大高中做一名好学生,那真是十八般武艺都要精通、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才行。
“没头脑”自从上了高中,作业写到后半夜就成了家常便饭。以英语课为例,一学期起码要读三本长篇小说加无数短篇、散文、杂文,要写数篇大论文,时不时搞个presentation。
这还不算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team project:少到两个多到十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项作业,老师整体评分。
在典型的中国教育中,我们习惯了成绩好坏由自己的资质和努力程度决定的个人英雄主义。我聪明又努力,成绩就好一些,我笨或者懒,成绩就差一些。
但加拿大这种team project作业却造成自己的成绩自己控制不了的情况:即使你是好学生,你仍然可能会被team project里那些啥也不会干或者啥也不想干的差生拖后腿。每次作业team都不同,你也没办法保证自己每次都和好学生组队。
团队合作是写在本省教育大纲里的考核项。因此,各科都有team project,而且比例很高,足以影响个人的总成绩。想不到做个作业,不但考验书本知识,还考验领导力、影响力、人际沟通管理能力。
更不要说学校教学时间和内容有限,如果想申请好大学,就必须考虑上summer school或night school学更多的课程,拿更多的学分。
“没头脑”高中四年,有三年暑假都报了summer school。有一年还报了两门课:整个暑假一天没休着。“没头脑”作为一名非典型好学生已经这么不容易了,那些真正的兼顾德智体美劳的好学生有多辛苦可想而知!

加拿大老师的素质也是相当参差不齐。“没头脑”就读期间运气很好,遇到的老师都还不错,甚至颇有几位德艺双馨的老师,真心热爱教育,赏识和鼓励每个学生的优点,令“没头脑”受益匪浅,离校后仍然每年回去拜访恩师。
但也确实遇到过业务水平相当感人的老师,没头脑的评价是:你糊涂的他从来不能给你讲明白,你明白的他有本事给你讲糊涂了。
家长会上,我既遇到过眼神冷漠、一脸职业的假笑、对学生的情况说不出所以然只会打哈哈的老师,也遇到过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详细介绍学生在课堂上的细节的老师。
总得来说,加拿大和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差别,加拿大的教育资源更丰富,教学手段更灵活,更侧重于学生全面、自主、个性的发展。
同时,知识类的教学却并非这里的教育重点。面向大众的公立教育,知识内容非常浅显有限。“没头脑”在国内学的小学数学,一直到九年级(相当于国内初三)还可以吃老本。 想要学到更多东西,要么去IB班或精英私校,要么靠课外辅导。
加拿大和美国这对北美“好基友”的教育体制非常相似。这种教育体制,根基于北美高度发达的社会基础,一方面不想吃学习的苦的学生,高中毕业后去当一名超市收银员也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另一方面,充足的高等教育资源让那些想深造的学生几乎都有机会读上大学或专科。
而想要成为社会精英的学生,则需要个人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拼爹拼妈拼娃一样不能少,当然拼的不是钱、权,而是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无论在哪里,学校教育永远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父母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个人评论:我到了最近这几年才明白一件事,如果能让我重新活一次,我不会选择理工科大学,不会去崇拜华罗庚霍金拉马努金,我会用毕生的时间去当一个专门拍美女形体曲线的摄影师,可惜这一辈子就这样了,下辈子怎么样不知道。祝福那些有机会在年轻的时候接受西方教育培养的学子,希望你们能从自己的职业选择中得到幸福快乐满足,高高兴兴地走完这一生。

》》》玉璞集匿名用户:
先不说那边更好,据我听说的国外的教育其实是分为精英教育跟平民教育两个系统的,就算是平民教育里面也是有所区分的。就像楼主说的如果想就业就可以享受所谓的快乐教育,但是如果要想进大学深造也还是很辛苦的。但是精英教育其实比国内的教育要更加辛苦的,那些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很努力,压力也更大。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内会有国外教育是快乐教育的这种说法的,但是不管是在哪儿学习都是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欧美国家领先我们这么多年跟他们的顶尖人才是分不开的,我不相信那些人是所谓的快乐教育成长起来的。当然,按照楼主的说法是要先确定以后的人生目标以后才来选择选修课的话应该是根据兴趣出发来选择的,所以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外人看起来那么痛苦,但是压力大然后学习任务重这个是一定的。所以说成功的背后是比别人更多的付出。
》》》玉璞集匿名用户:
我对于2楼的这一套老说辞已经厌烦了,如果你们本来就对学生们缺乏耐心和爱心,不会因应每个人情况的不同因材施教,也压根没有给青少年学子什么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也没有弹性化的学制。老是吓唬学生们学习的痛苦,那么好,这么搞的话你们当然说对了,学生这么学当然会痛苦,一年一次高考试卷就是一种,大学里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要四年一到学分不够就不给学位证或者就肄业生处理,学生怎么不害怕怎么不痛苦。改革开放几十年大家眼界都宽了,这么搞下去国内有点办法的家庭都要往外跑,到最后就是城市的中下层和广大农村地区老老实实的接受中国式教育。
》》》玉璞集匿名用户:
研究:一万小时定律不靠谱 勤学苦练不一定成才
腾讯科技[微博]2015年03月23日14:49
腾讯科技讯 美国知名网络杂志Slate近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孰能不一定生巧》的文章。文章通过各种丰富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生而是不平等,自身的很多才能受到基因的影响。若在某个领域缺少“天赋”,其再怎么努力也难以达到卓越的水准。
以下是文章概要:
十年前,当时年仅13岁的马格努斯•卡尔森(Magnus Carlsen)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击败了前世界冠军阿纳托利•卡尔波夫(Anatoly Karpov),引起了国际象棋界的巨大轰动。在第二天的比赛中,卡尔森又与国际象棋史上的奇才,被誉为“棋坛巨无霸”的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打成平手。
后来,卡尔森一跃成为国际象棋界的明星:2004年获得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称号;2010年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排名第一的棋手;2012年打破加里•卡斯帕罗夫保持了12年的最高等级分纪录。
取得如此惊人成绩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什么因素使得某些人在音乐、游戏、体育以及商业方面出类拔萃?这个问题一直是心理学领域讨论的焦点之一。
在19世纪初期,优生学创始人、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的表弟法兰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通过对数百位学者、艺术家、音乐家以及其他方面专业人士的族谱进行分析,发现人的成就往往由家庭决定。
举例来说,他从巴赫家族中数出了20多位著名的音乐家,其中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最负盛名。高尔顿总结认为,在某些方面有成就是由于“天生”禀赋如此。
在近半个世纪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约翰•华生(John Watson)反对高尔顿的理论,他还笃定从婴儿中随机挑选一个,无论这个婴儿具有什么才能,他都能将其“训练成任何领域的专业人士,从医生、律师到企业家甚至是乞丐和小偷。”
这种“人才培养理论”在最近几十年中占据主导地位。1993年,瑞典心理学家安德斯 • 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及其同事在心理学权威杂志《心理学评论》上发表文章称,人们在音乐以及象棋等领域的表现差异性很大程度是由于他们在专业领域“刻意练习”的时间多少造成的。
为了验证这一观点,埃里克森和同事们从柏林音乐学院聘请了数位优秀小提琴家,并询问他们每年在音乐上“刻意练习”的时间,结果发现最有成就的音乐家“刻意练习”的时间最多。例如,优秀小提琴家“刻意练习”的平均时间为1万小时,而成就稍逊的小提琴家所用平均时间为5000小时。
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这种情况在钢琴家中更加明显。成为一位出色钢琴家平均需要付出1万多个小时,而达到业务爱好者水平平均只需要2000小时。基于这些发现,埃里克森以及其同事认为,长久的努力,而不是内在的才华才是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区别。
后来,这种理论经过过滤后进入了流行文化。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异类》(Outliers)中使用了“1万小时定律”(10,000 Hour Rule)。
受此启发,Macklemore  Ryan Lewis在首张专辑《The Heist》中创作了一首名为《一万小时》(Ten Thousand Hours)的歌曲。后来,《The Heist》还获得了第56届格莱美最佳说唱专辑。
不过,最近的研究显示,“刻意练习”虽然很重要,但只是专业才能七巧板中的一块,而且还不是不可或缺的最大的一块。认知心理学家福尔兰德•戈贝特(Fernand Gobet)和吉尔莫•坎皮特里(Guillermo Campitelli)的研究就首次证明了这一观点,他们发现,为了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国际象棋选手所花费的时间差异很大。
例如,为了达到大师级水平,需要“刻意练习”的时间从728小时到16120小时之间不等。这也意味着一位棋手为了达到大师级水平,其付出的时间可能是某些人的22倍。
由凯斯西储大学心理学家布鲁克•麦克纳马拉(Brooke Macnamara)及其同事近期完成的一篇分析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麦克纳马拉等心理学家搜索了9000多份可能存在相关性的出版物,最终确定其中88篇研究报告收集了“刻意练习”的行为,并记录了“刻意练习”与相应技能行为之间的关系。剔除极个别情况,“刻意练习”与技能确实存在关联。这也就是说,勤加练习的人要比疏于练习的人在某些方面表现更好。
不过,这两者的关系并非永远成正比关系:“刻意练习”所造成的“无法解释”的变化要多于可以解释的变化。例如,在国际象棋方面,通过“刻意练习”而变得更优秀的比例是26%,这一比例在音乐领域是21%,而在体育方面则是18%。
因此,“刻意练习”不能解释一切、或者说几乎所有人的表现,甚至连这些领域大部分人的表现也无法解释。具体而言,这些案例说明,即使是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也无法“保送”你就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因为影响人们在某些领域表现的因素还有很多。
在这些众多因素当中,其中一个可能是接触某个领域的年龄。在戈贝特和坎皮特里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即便是考虑到先开始下棋的国际象棋棋手要比晚开始下棋的棋手所进行的“刻意练习”更多,前者所取得的成就也比后者更高。因此,童年时期可能有一个窗口期,就如同学习语言一样,对于我们能否掌握某些复杂的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有更具说服力的证据表明,基因也能够影响成功。一项由伦敦国王学院心理学家罗伯特•普罗明(Robert Plomin)牵头的研究给15000多对双胞胎做了出生记录,这些双胞胎被要求参加一系列测试及问卷调查,其中包括记录孩子绘画人物的能力。
在近期发布的数据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同卵双胞胎在绘画能力一致性上的能力要强于异卵双胞胎。这也就是说,如果同卵双胞胎的其中一个擅长画画,其另一个兄弟姐妹擅长画画的可能性也很大。
因为同卵双胞胎的基因是100%相同的,而异卵双胞胎平均只有50%的相同基因。这一发现表明,人们在基础艺术能力上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另一项基于这些样本的独立研究发现,在阅读上,专业人才与能力稍逊者之间一半以上的差异归咎于基因。
在另一项研究中,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一组研究人员在心理学家米里亚姆•莫辛(Miriam Mosing)的带领下,要求10000对双胞胎估算了自己花在音乐练习上的时间,并对他们在基本音乐能力进行测试。
不过,令人惊奇的是,虽然音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基因影响,但没有证据表明这项能力因练习而发生改变。对于一对同卵双胞胎来说,在音乐上练习时间较多的那个人在测试中并不比练习较少者表现更出色。
虽然此次测试中所体现的音乐能力并不是成就高水平所必需的唯一因素,但也从一定程度表明,勤加练习在提升音乐能力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因此,莫辛以及同事认为,在音乐领域,练习并不意味着完美。
以同一种思路,生物学家迈克尔•隆巴多(Michael Lombardo)和心理学家罗伯特•迪纳尔(Robert Deaner)查阅了杰西•欧文斯(Jesse Owens)、马里恩•琼斯(Marion Jones)以及尤塞恩•博尔特(Usain Bolt)等短跑名将的履历。
他们发现,在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这些运动员就凭借自身出色的素质脱颖而出,而这种能力在他们还没有比其同龄人累积到更多的练习之前就已经有体现出来了。
所有研究都表明,我们在能力方面并不是生而平等的。这一结论可能会让你感到不安,但却可以理解。(李路)
[责任编辑:jasongwang]
————————————————————————————
爱迪生名言的原话:The talent is 1% inspiration adds on 99% sweat,certainly,does nothave that 1% inspiration,in the world all sweat to put or bringtogether also only is the sweat!
翻译: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当然,没有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只不过是汗水而已!




上一篇:【自然】贝加尔湖被誉为世界第一深湖,据说深不可测,还有很多可怕传闻
下一篇:【自然】恐龙为何在自贡“集体死亡”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