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在哪里,幸福就在哪里

[复制链接]
查看529 | 回复0 | 2021-9-18 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再烦也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调
  
  -1-
  
  我好像患上了强迫症,满脑子都是要做的事情,却又感觉每时每刻它们都在从手指缝中溜走,茫然不知道哪一个是最重要的,从何处下手,纠结、烦恼、气急败坏。想到人生中有那么多想做来不及做的事情,总是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孩提时代渴望长大,长大后又怀念童年无忧无虑的时光,就这样匆匆忙忙跌跌撞撞一路过来,分分秒秒为每个错过的机会郁闷不已,总有一种做得还不够的感觉,自怨自艾没向前迈进一步就等于后退。
  
  经常对自己的时间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期望,相信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的说法,事情还没开始做就迫不及待地惦记着什么时候能够完成,就好像在限速50迈的观光路上开100迈,对路两边的风光毫无感觉。你笑什么?我不是唯一的这样人吧?请接受我的教训,慢下来好好欣赏周围的美景,有的时候过程才是人生旅途的最佳部分。昨天已经成为历史,明天还是个谜,只有今天才是馈赠,所以我们称它为礼物。你愿意把脚从油门上挪开吗?
  
  -2-
  
  年轻人向村中老者请教幸福的秘密,跟我来。老者说着把年轻人领到村头通向林中的一条小路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但要注意林中可能有熊出没。年轻人点点头,两腿有些发软地走开,几个小时后返回来。路途愉快吗?老者问。还行吧。年轻人回答。看到参天橡树、盛开的鲜花、玩耍的松鼠、漂亮的知更鸟了吗?没心思观察这些,只想着别碰到熊了。再走一次,不要忘记欣赏沿途的美景。年轻人再次返回树林,这一次30分钟就跑回来,大口喘着粗气,胳膊上鲜血直流。发生什么事了?老者问:看到林中的迷人景色了吗?是啊,看到了,但正当我注目几只松鼠的时候,一只熊扑过来,侥幸逃脱。你一定是有些神经不正常吧,我请教什么是幸福,可你却把我打发到林中,结果遭到野兽攻击,为什么就不能直截了当回答我的问题呢?我想你已经得到答案了:幸福的秘密就在于走过树林,享受美好的东西又不被熊吃了。年轻人有所感悟,问道: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而是要我去冒险呢?老者微笑着卷起自己的衣袖,上面伤痕累累。有的时候,我们需要伤疤才能想起幸福。他语重心长地说。
  
  -3-
  
  心理学家请来各行各业不同背景的人,让他们把自己的烦恼写在一张纸上但不要签字,然后把纸叠好放进一个纸箱里。现在,他说,如果你想把自己的烦恼与他人的交换,请任选一张纸,上面的烦恼就是你的了。众人当中有穷的富的、聪明的愚笨的、健康的残疾的,你能想象出来的任何一类人,都纷纷上前从箱子里挑出一张纸不无兴奋地展开,可是接下来每个人的回应都完全一致: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烦恼,我还是保留自己的吧。各位异口同声地喊出来,认识到他人的烦恼比自己的严重得多。结论很简单,不要担心烦恼,懂得它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会像伤口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心里就会释然。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说:只要记住在黑暗中开灯,即使最漆黑的时候也能看到光明。人生中的一切都是暂时的,每次下雨都会停下,每个伤口都会愈合,天黑以后一定会亮。虽然总是这样提醒,有的人却总是忘记,反而愿意相信伤口会流血不止,黑夜会永远持续下去。不会的,任何事情都有结束的时候,所以如果目前情况顺利那就及时享受它,因为它不会总是这样;如果不顺利那也不必担心,因为它也不会总是这样。眼下情况不顺心并不意味着笑不出来,不安的时候也不是说就不能微笑。每个时刻都会提供一个新的开始新的结束,生活在继续,一切皆有可能,想幸福就要就抓住机会,好好加以利用直到心想事成,这应该是最简单的常人心,不是吗?
  
  -4-
  
  经常想,要是人生没有坎坷该多好,达到目的是不是会更容易些。把自己面对的挑战和他人的相比,他人的生活是不是总让人感觉轻松些。然而,这样想的时候,你是否想到:没有坎坷的人生也不会有什么作为,只能浪费天赋,辜负年华,缺乏成就感的生活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异常烦躁,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根本就不存在。你与之相比较的人真的过得更舒适、惬意、成功吗?可能他們只不过比你更善于掩盖内心的空虚罢了。
  
  麦当劳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经营策略,把座椅设计得让人刚坐上去时很舒适,坐得时间过长就不那么舒适了,也就是说不能逗留太久而要起身去做事。所以,要想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就不要尝试回避挑战,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和克服。有一句流行语是比你更优秀的人比你更拼,幸福就在奋斗中,既然仰慕的人已经做到了,你也完全可以做到。
  
  有的人勤奋、聪明,却鲜有成就;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却从未取得明显进步,什么原因?关键是他们把忙碌和有所成就混淆起来,正如蒂姆写到:放缓节奏并记住:我们所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会有什么明显结果,忙忙碌碌常常是思想惰性的表现形式,懒得思考、盲目行动。他认为应该更加明智而不是更加辛苦地工作,这才应该是现代个人成长的方式,然而却只有少数人能做到。简单环顾四周,忙碌的人远远超过有所成就的,四处奔忙经常到深夜,上班、开会、应酬,却没有个人时间与家人团聚,甚至连睡个好觉都成了奢望,业务邮件像机枪子弹一样,从他们的智能手机里射出,每天的个人日程像装满水的盆一样外溢出来。这样的忙碌给了他们一种提升重要性的意识,但其实是一种幻觉,与推转轮子的仓鼠无异。





上一篇:一个摘掉有色眼镜的父亲
下一篇:最怕一转身即是一辈子的遗憾
【玉璞集 YUPUG.COM】